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时空大数据产业学院

导航切换

联系方式:
综合办 0371—56886051
后勤办 0371—56886050
学工办 0371—56886052
教学办 0371—56886053
招生办 0371—56886055
招生办 0371—56886056

公众号:hcskdsj

院长信箱:
skdsjcyxy@163.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

学工动态 |《博物馆中的中国历史》—甲骨文

2024-04-02 19:02:57   来源:   点击:

《博物馆中的中国历史》—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因镌刻、书写于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叫“殷墟文字”,它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反映了商代占卜之风的兴盛。甲骨文的卜辞涉及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有考据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01|太甲成为明君
      商汤灭夏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商朝的领土比夏朝大很多,好战尚武的商朝东征莱夷,攻打南方九苗,将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成汤建国后,大兴土木,修建了一个比夏都更庞大的都城郑亳,把原来摆在夏王宫的九鼎搬到了自己的王宫里。自此,只要是改朝换代,九鼎就要顺着天命转到新王朝的手里。
      商汤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太子太丁、外丙、中壬。他临死前,把辅佐年轻帝王的重任托付给右相伊尹。可惜太子太丁先于汤去世了,王位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继位三年就病死了,王位又由外丙的弟弟中壬接任。可惜,中壬继位四年后也去世了。王位便落在了汤的长孙太甲头上。
太甲并不知“才不配位”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和危险。他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对伊尹的规劝十分反感。伊尹只好宣布太甲无才、无德、无能、不敬畏祖宗,把太甲抓起来,流放到成汤陵墓边的桐宫,让他闭门思过,自己代为执政。
      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从守墓人那里了解到祖父创业的艰苦,品行的宽厚,再对照自己的行为,太甲感到十分内疚,决心痛改前非。于是,他在桐宫尊老爱幼,遵守法制,与人为善,悔过自新。三年后,伊尹知道太甲已经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和冠冕,迎接他回到亳都,还政于他,让他继续为王。
      从此,太甲勤政爱民,商朝逐渐繁荣起来。伊尹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是明君,称他为太宗,太甲终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据说伊尹一直活到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时才死去,是名副其实的“五朝元老”。
02|盘庚迁殷
      太甲沃丁之后,上台的商王像群众演员一样,只是在历史上跑了个龙套。商朝王位更换频繁,大大削弱了商王室的国力。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为了摆脱困境,重整山河,商王朝都城先后迁徙了五次,劳民伤财,人民对迁都充满了恐惧和怨恨。
      当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继位时,国力越来越弱,为了摆脱困境,盘庚决定再次迁都,迁回原来商王朝的故地殷(今河南安阳)。为什么要回殷呢?因为迁都殷有三个好处: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利于生产;到了殷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公贵族们也得听商王的指挥;远离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会比较安全。
      虽然迁都好处不少,可百姓不愿意迁都,因为他们受够了折腾;贵族们贪图安逸,也不愿意迁都。部分贵族煽动平民反对迁都,闹得非常厉害。
      面对这些阻力,盘庚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召集臣民,对他们说:“以前上天降下大灾难的时候,先王们都会为了臣民的利益而迁都。现在我也和先王一样,希望你们能安乐地生活,所以才决定迁都。”他还对那些反对迁都的贵族说“如果你们继续反对迁都,无论关系亲疏,谁犯罪我就惩罚谁。国家治理得好,是你们大家的功劳,如果治理不好,由我一个人承担责任。你们只要做好你们分内的事就行了,否则等受到惩罚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在盘庚的引导下,再也没有人反对迁都了。于是,盘庚命人造了一批大船,护送臣民渡过黄河,将新都迁到殷。从此,商王朝再也没有迁过都,所以后世又把商朝叫作殷商。安置好臣民后,盘庚立即着手规划宗庙、朝堂,努力建设新都。
03|商朝人的衣食住行
      商王十分重视农业。商朝粮食产量增多,需要修建大量的粮仓。粮食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最常见的黍、粟,还有麦、稻、大豆、高粱等农作物。桑和麻的种植让人们的衣料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商朝人爱酒,粮食也有了贵贱之分。黍是酿酒原料,贵族格外重视它,社会上弥漫着“贵黍贱粟”之风。
      随着农业的发展,商朝人饲养马、牛、羊、狗、猪等家畜的数量快速增长。黄河流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服牛驾马的技术。作为当时政治和交通的中枢所在,商王邑时有各地的显贵人物,乘坐各式各样的马车出入往来,热闹繁华。
      商朝人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粮食、蔬菜、牲畜产业,可以买到普通的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可交换的产品越来越多。商代平民中也有一些自产自销的经营活动,如有些人煮盐、捕鱼,然后出售;有些人编竹筐、打草鞋、制作弓箭,然后出售;还有些人在集市上屠宰、卖酒等。不过,经商的人数仍比较少,经营的规模也不大,各方面都受到奴隶主贵族的排挤和压制。
      很多奴隶主把商业当成重要事业,驱使大批奴隶从事贩运买卖这一行当。长期在各地经商,徒步是最原始的交通方式,奴隶们自然免不了在外面风餐露宿,四处奔走跋涉,奴隶主贵族则坐享其成,从中交换牟取暴利。
       商朝的贵族穿金戴银,饮酒吃肉,居所高大宽敞。平民只能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奴隶们更悲惨,命运完全掌握在贵族手里,活着的时候日复一日地做着难熬的苦力,当贵族死了还要给他们殉葬。
      城市规模大了,人口多了,必定带来巨大的用水和排水压力,聪明的商朝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在城里挖了数百口水井,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用水。他们还挖了很多条人工水沟。这些水沟布置巧妙,绝大多数是护城河,既可以抵挡外敌,又可以用来饮水、洗漱,还可以充当排水沟,可谓一举多得。商人用陶管作为地下排水管道,这种陶管表面有细小的绳纹,可以防滑。有了排水系统,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发生“去城市看海”的悲剧了。
       商朝人的房子以土木为主,人们已经懂得在支撑房屋的木柱子下面摆放柱础石,以防木头腐化。商朝人把木棍捆扎在一起后夯土,这样可以保证房屋更加结实牢固。商朝人尊神重鬼,建造宫室殿堂通常要举行祭祀仪式,以达到镇宅安居的目的。
04|甲骨文的预示
      商朝的王公贵族们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有任何疑难困惑,都会去问鬼神,比如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晚上睡觉做梦预示着什么,当面临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时,一定会卜问。统治者利用这一点,加强神学观念,让王位更稳固。
       商王占卜主要用的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巫师通常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甲骨被加热时,表面就会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作卜兆。卜官根据卜兆的形状来判断吉凶,事后再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上。因为龟甲和兽骨都很硬,所以卜官是用刀将占卜的结果刻上去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有刻辞的甲骨被当作档案堆存在窖穴之中,这些窖穴就是商朝的国家档案馆。
      甲骨文记录的时间自商代国王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起,到商代最后一个国王帝辛为止。在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间。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商朝的灭亡,殷都废弃,这些甲骨文也随之深埋于地下三千多年。
      清朝光绪初年,安阳小屯村民经常从田中挖出许多看起来很古老的龟甲壳、兽骨,认为它们就是中药龙骨,小屯村的村民由此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
终于,有一个需要龙骨入药的病人慧眼识宝,他就是王懿荣。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上竟然有刀刻的符号,这些符号与青铜器铭文相似,他断定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古老文字。他寻根究底,确认这些甲骨上的符号是殷人的刀笔文字,是祖先创造的早期汉字。王懿荣独具慧眼,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上一篇:学工动态 | 我院组织开展《职场领航,助梦成长》专题讲座
下一篇:赛事通知 |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竞赛来啦~